衰弱是指由于个体脆弱性增加及保持自我内在平衡的能力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1]。衰弱老年人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发生的风险增大,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功能完整以及生活质量影响重大,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照护负担[1]。2016年8月—2017年7月本研究对石家庄市2个社区3 12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石家庄市老年人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1.1 研究对象 2016年8月—2017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石家庄市2个社区共3 12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研对象。首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石家庄市8个区中选取新华区,然后采用数字抽签法在新华区11个街道办事处选定西苑街道办事处,最后用抽签法在西苑街道办事处7个社区中选定广源路社区和国泰街社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意识清楚,具有语言交流能力,有认知判断能力者。排除标准:暂住人口;患重症疾病及终末疾病者;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老年痴呆、精神疾病);听力、视力障碍或脑卒中等疾病后遗症,无法交流者。样本量计算公式N=400Q/P(Q=1-P)。P为预期患病率,查阅文献P=12.3%,计算N=2 852人。考虑无应答情况,样本量增加10%,最后确定样本量为3 137人。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及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3 125份,回收率为97.65%。衰弱综合评估工具:由Nico De Witte于2013年开发,用于社区老年人衰弱的评估,并首次将环境评估纳入老年衰弱评估的范围[2]。中文版由王坤等[3]于2017年翻译,该量表共2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生理衰弱(4~12分);心理衰弱由心情评估(5~20分)和情感评估(3~15分)构成;社会衰弱由社会关系评估(3~15分)和社会支持评估(0~10分)构成;环境衰弱(5~25分),衰弱总分为20~97分,20分表示没有衰弱,97分表示非常衰弱,分数越高表示衰弱程度越严重。国外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是由美国学者Lawton 和 Brody 1969年编制的,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两部分,共14个条目[4]。每个条目均采用1~4分计分,总分14~56分,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14分表示完全正常,15分及以上表示不同程度功能障碍[4]。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 社区老年人衰弱得分最大值为92分,最小值20分,总分为(41.01±10.64)分,社区老年衰弱呈现社会衰弱程度高的特点。详见表1。
表1 老年衰弱得分
项目总分(x±s)条目数条目均分(x±s)生理衰弱5.11±2.2241.28±0.56心理衰弱15.00±5.3581.88±0.67社会衰弱12.54±3.1862.09±0.53环境衰弱8.36±4.6851.67±0.94衰弱总分41.01±10.64231.78±0.46
2.2 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患慢性病与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ADL、饮酒、牙齿脱落、牙齿功能、牙痛、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均与社区老年人衰弱评分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的标准,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以老年衰弱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enter法),结果显示,老年衰弱的影响因素依次为:ADL状况、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咀嚼功能、患慢性病与否、高血压与否、文化程度。详见表3。
表2 影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单因素分析 分
项目人数 衰弱评分统计值P性别 男1 45541.04±11.20t=0.164>0.05 女1 67040.98±10.13年龄 60~<70岁1 80038.72±9.14 70~<80岁98942.08±11.06F=122.534<0.001 80~<90岁31349.81±11.68 90~94岁2354.52±7.30文化程度 文盲30544.78±10.80 小学96441.75±10.20 初中82540.02±10.21F=15.265<0.001 高中或中专68040.38±10.98 专科及以上35139.24±11.13婚姻状况 老伴健在2 52639.35±9.64 丧偶54348.01±11.84F=131.952<0.001 其他5645.51±10.11患慢性病与否 未患病94937.53±10.03t=-12.350<0.001 患病2 17642.53±10.55高血压 否1 88539.32±9.65t=-11.184<0.001 是1 24043.58±11.53糖尿病 否2 56140.40±10.32t=-6.870<0.001 是56443.78±11.62冠心病 否2 41440.23±10.46t=-7.622<0.001 是71143.66±10.85脑血管疾病 否2 59039.79±9.75t=-14.527<0.001 是53546.90±12.63ADL 正常2 80139.64±9.46t=-18.081<0.001 功能障碍32452.87±12.77饮酒 是89641.64±11.18 否1 97839.85±9.56F=10.351<0.001 戒酒25140.21±9.57
(续表2)
项目人数 衰弱评分统计值P吸烟 是63740.44±10.30 否2 15241.29±10.79F=2.451>0.05 戒烟33640.28±10.28牙齿脱落 无脱落1 88038.58±9.06 脱落≤5颗73043.32±11.19F=87.753<0.001 脱落6颗~41345.62±11.77 脱落≥20颗10250.56±13.50牙齿功能 良好2 12238.42±8.65 下降78345.44±11.91F=123.122<0.001 明显下降19550.16±13.08 很差2550.52±11.06牙痛 无1 66739.66±10.22 有时有1 17441.57±11.18F=30.672<0.001 经常有28442.79±10.84家庭关系 和睦2 18139.19±9.16 一般74244.62±12.07F=90.268<0.001 关系紧张20247.39±13.76邻里关系 来往密切2 26440.42±10.04t=-5.082<0.001 不来往86142.57±11.97
表3 影响老年衰弱总分的多因素分析
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标准化回归系数t值P常数项20.438 2.4668.287<0.001文化程度0.9560.1790.1125.338<0.001婚姻状况 4.6660.4110.21611.356<0.001患慢性病与否-1.249 0.413-0.054 -3.022 <0.01 ADL状况5.0240.4730.23410.610<0.001高血压与否1.0890.3650.0502.982<0.01 咀嚼功能 3.0360.3420.2048.871<0.001家庭关系3.5360.3070.21611.535<0.001
社区老年人衰弱总分为(41.01±10.64)分,衰弱程度较重,其中社会衰弱条目均分为(2.09±0.53)分,社区老年衰弱呈现社会衰弱程度高的特点。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衰弱程度相对于年轻老年人更重。此外,高龄老人的子女也即将或已经步入老年,由于自身健康状况以及生活压力等各种原因,能够给予高龄老人的支持减少,加之高龄老人多数体弱多病,社交圈子缩小,能够获得的外界支持减小[5]。
本研究显示,ADL状况、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牙齿功能、患慢性病与否、文化程度、高血压与否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ADL越差,老年人衰弱程度越重,与类似研究[6]一致。ADL不仅能够客观反映个体的躯体功能状况,还能评价个体在家庭以及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加之机体老化或疾病因素能够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易使老人产生无助、无用感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此外,日常活动功能受限可导致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降低,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体健康状况的下降[6]。有配偶的老年人衰弱程度轻,与类似研究一致[7]。有配偶的高龄老年人在生活和物质上能获得配偶的帮助,在精神上也能够相互安慰;伴侣间的交流不但能增加夫妻之间的情感,还能够使家庭氛围和睦、稳定,对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7]。家庭关系和睦的老年人衰弱程度轻,与既往研究[8]一致。良好的家庭支持不仅需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护、物质需要;还要能够使老人身体舒适、心情愉悦[9]。家庭关系和睦,配偶或子女经常与老年人交流,关心问候能够使老人的消极情绪得到及时宣泄,通过沟通还可以纠正老人的不良认知,提升其自我健康维护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健康[6]。咀嚼功能差的老年人衰弱程度重,与既往研究结果[10]一致。牙齿功能差导致进食咀嚼效率下降,加重肠胃负担,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能因此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咀嚼功能受损使老年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下降[11]。患慢性病尤其是罹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衰弱程度重,与既往研究结果[12]一致。慢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使其生活能力下降,降低社会参与度,对老年人的心理情绪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3]。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衰弱程度轻,与既往研究[14]一致。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经济水平较高,能够得到的医疗水平较高。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更强,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生存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应重视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估,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措施以延缓衰弱进展,改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延长寿命,实现健康老龄化。
[1] 奚兴,郭桂芳.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315-1319.
[2] DE WITTE N,GOBBENS R,DE DONER L,et al.The comprehensive frailty assessment instrument:development,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Geriatr Nurs,2013,34(4):274-281.
[3] 王坤,陈长香,李淑杏.衰弱综合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72-76.
[4] 陈长香.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2.
[5] 张妍,车志远,宋志杰,等.基于日本老年身体虚弱筛查量表的老年人身心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4):2946-2951.
[6] 尹文瑜,宋琼,陈长香,等.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774-2775.
[7] 李淑杏,陈长香,赵雅宁,等.婚姻、家庭功能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959-960.
[8] 左群,张宗光,刘辉,等.城市老年人虚弱与子女照护关系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5):454-455.
[9] 陶云,赵玉娜,陈长香,等.家庭支持对唐山市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11):2770-2771.
[10] MACENTEE M I,DONNELLY L R.Oral health and the frailty syndrome[J].Periodontology 2000,2016,72(1):135-141.
[11] DE ANDRADE F B,LEBR O M L,SANTOS J L F.Relationship between oral health and frailty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dividuals in Brazi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13,61(5):809-814.
[12] 庞乐,张绍敏,吴锦晖.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6,16(5):356-360.
[13] NG T P,FENG L,NYUNT M S,et al.Frailty in older persons:multisystem risk factors and the Frailty Risk Index (FRI)[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4,15(9):635-642.
[14] CHANG C I,CHAN D C,KUO K N,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geriatric frailty in a northern Taiwan community[J].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1,110(4):24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