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洁,唱荣艳,田 红,艾 林
口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是其寄居的良好环境,病人抵抗力下降,口腔黏膜功能减弱,极易导致口腔感染[1]。有研究表明,85%的气管菌群来自病人口咽部细菌[2],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因禁食、禁水,唾液分泌不足以及自身抵抗力降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病原菌迅速增殖,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概率[3-5]。腔镜外科手术是临床常见手术,而术后口腔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脉冲式冲牙器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护理用具,可以较好地对口腔牙周、牙体菌群进行机械性控制[6-7]。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腔镜术后病人,分别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和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护理效果,了解脉冲式冲牙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前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腔镜手术病人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52.3±7.1)岁,住院时间1周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护理。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拒绝牙科检查者或不能配合完成数据采集者;②口内有不良修复体者;③近3个月内做过牙周系统治疗者;④全口无牙者。所有病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材料 WP450-EC脉冲式冲牙器(洁碧公司,美国);佳洁士草本水晶牙膏;佳洁士多效牙刷(宝洁公司,美国);菌斑染色剂,ELISA试剂盒(广州欣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Whatman专用滤纸(Whatman公司,英国)。
1.2.2 分组处理及观察指标 将100例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口腔护理组,采用牙间隙刷结合Bass刷牙法;观察组为冲牙器组,采用冲牙器法结合Bass刷牙法。所有病人在腔镜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以术后第1天为基线)分别检测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artix meatlloporteinases-3,MMP-3)含量。GI:0分为正常牙龈,1分为牙龈轻度水肿,2分为探诊出血,3分为自发出血或溃疡;PI:0分为无菌斑,1分为牙颈部散在菌斑,2分为牙颈部1 mm以内菌斑,3分为牙颈部超过1 mm菌斑且位于牙冠颈部1/3内,4分为菌斑面积位于牙冠的1/3~2/3,5分为菌斑面积超过牙冠2/3。比较两组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各指标的差异性 。
1.2.3 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在牙齿模型上为病人做刷牙示范,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Bass刷牙法,强调3 min的刷牙时间,通过多种宣传形式介绍牙周知识,同时教会病人牙线与牙缝刷的使用方法[4]。同时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Whatman滤纸使用的培训,随时修订计划,提供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口腔护理(每日至少刷牙2次,每次2 min~3 min,水温30 ℃~36 ℃),选择小头、软毛的保健牙刷,采用Bass刷牙法,力度不宜太大,指导并随机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观察组:在给予传统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冲牙器法结合Bass刷牙法。对参与护理的护士先进行集中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脉冲式冲牙器进行护理。
1.2.4 菌斑检测及记录 术后第1天、第4天及第7天采用含漱方法检测病人口腔菌斑,检测时严格控制试剂剂量、时间,将牙菌斑显示剂溶解于10 mL清水中,含漱1 min后用100 mL清水漱口60 s,紫红色着色即为牙菌斑。采用O’leary菌斑控制记录卡记录11,41,23,43,16,36的唇(颊)、舌(腭)、近中、远中4个牙面的菌斑数,记录全口均值。
1.2.5 MMP-3样本的采集及测定 将Whatman滤纸裁成4 mm×3 mm大小,进行常规消毒、烘干以及称重。严格隔湿后将滤纸插入待测牙龈沟内60 s后取出称重,计算龈沟液质量并用相对质量浓度换算为体积。滤纸使用1%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液离心并提取上清液,保存于-70 ℃待检。样本采集结束后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说明检测MMP-3的含量。其中MMP-3含量=MMP-3总量/GCF量;MMP-3总量=MMP-3检测量×洗脱体积。
1.2.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Bonferroni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GI指数 同一检测时间点比较时,观察组GI指数于术后第4天、第7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第4天、第7天与基线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第4天时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详见表1。
表1 两组GI指数比较 分
2.2 PI指数 同一检测时间点比较,观察组PI指数于术后第4天、第7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第4天、第7天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随时间变化不明显(P>0.05)。
表2 两组PI指数比较 分
2.3 MMP-3含量 同一检测时间点比较,观察组MMP-3含量于术后第4天、第7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第4天、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第4天、第7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与正常水平相当。见表3。
表3 两组MMP-3含量比较 μg/L
世界上第一台冲牙器发明于1962年,对于牙周维护、正畸矫形、牙体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已在各种临床实验中得到证明[8]。冲牙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泵体对水加压,产生800/min~1 600/min的超细高压脉冲水柱的冲击力来清洁牙齿和口腔。有研究表明,冲牙器压力水柱能进入龈沟50%~90%的深度,不仅能清洁到各种缝隙孔洞和凸凹崎面,电镜结果显示其可以显著清除菌斑生物膜[9]。本研究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两组GI指标术后第4天、第7天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指标、MMP-3含量在术后第4天、第7天时均比对照组低(P<0.05)。而对照组术后第4天、第7天与第1天GI指数、PI指数以及MMP-3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4天与第1天G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且PI指数、MMP-3含量随时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采用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维护,可以显著改善病人术后的口腔健康情况。
对于口腔护理,牙菌斑控制是护理成功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及时良好的护理是牙周治疗的重要一环,控制菌斑等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0-11]。护理人员是口腔疾病护理中最重要的促进者[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脉冲式冲牙器可以显著地抑制牙菌斑在牙面的附着,可作为临床口腔护理的重要补充,但长期应用冲牙器的效果及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1] Mota SP,Soares DN,Maia LC,et al.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restorations on microorganism count in the oral cavity of a patient with early childhood caries[J].Eur Arch Paediatr Dent,2013,14(2):121-127.
[2] 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27.
[3] 巫香球,赵明红.口腔护理预防气管插管全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15-2216.
[4] 杨海萍,冯键.口腔科手术患者全麻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60-661.
[5] 陈永琼,谢志军.口腔内手术患者在全麻恢复期的护理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1):43-44.
[6] 钟春梅,葛元输,周佳.冲牙器对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维护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61-63.
[7] 韦名浪,谭翱,宋先阳,等.冲牙器改善错(牙合)青少年患者固定矫治期间牙周状况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33-535.
[8] 陆英群,朱红霞.牙龈冲洗器在口腔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0,30(10):636-637.
[9] 李惠俊,方春艳,曾为娟,等.牙龈炎冲洗器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口腔护理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55.
[10] 王敏,郝冰,李少华,等.白血病患者合并口腔疾患的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497.
[11] 潘惠芳,李德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689-690.
[12] 陈进文,陈幻,何芳,等.口腔冲洗加涂擦法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4-65.
[13] 蔡娟,孙雪慧,汪文,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55-156.
Yang Jie,Chang Rongyan,Tian Hong,et 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451 Hospital,Shaanxi 710054 China)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口腔护理和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腔镜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护理,于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进行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测定。[结果]两组术后第4天、第7天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I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第4天、第7天PI,MM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第7天对照组GI,PI以及MMP-3含量指标均明显高于第1天(P<0.05),观察组第4天GI明显高于第1天(P<0.05),第7天与第1天无差异(P>0.05),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PI,MMP-3含量随时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腔镜术后病人应用脉冲式冲牙器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抑制牙菌斑在牙面的附着,但长期应用冲牙器的效果及可靠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腔镜手术;口腔护理;脉冲式冲牙器;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8.09.035
文章编号:1009-6493(2018)09-1465-03
作者简介 杨洁,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71005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唱荣艳(通讯作者)、田红、艾林单位:710054,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
引用信息 杨洁,唱荣艳,田红,等.脉冲式冲牙器应用于腔镜术后口腔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9):1465-1467.
(收稿日期:2016-10-31;修回日期:2018-02-25)
(本文编辑 李亚琴)